说 孤 独
刘时珍
一个甘于孤独的人,一个真正的孤独者,他(她)一定非常热爱思想,因为你能够让一个人始终充满情趣,始终保持创意,他(她)的源头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那就是思想。人是因为有了思想才成为人的,所以孤独者的快乐是思想者的快乐,因为思想的宽广,所以他(她)快乐十分的持久,就像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他说人在宇宙当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微粒,但是比这个小小的微粒更小的微粒,这个头脑居然能够思考整个宇宙,思考是多么的伟大。同时如果大家有过读书的快感,在这种读书的快感过程当中产生的交流的快感,你就会明白孤独者是思想者跟思想者的交流更加的畅通,大家很多时候在读书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渐渐地就有一种羽化的状态,这是个道家的名词,什么叫做羽化,自我已经消失了,自我已经消失在弥漫的空气当中,自我如羽毛一般飘起来,是物我两忘的一种境界,大家看书看到投入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对方说的是你一直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大家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时不时会发生,他用语言描述的,又说出了我的感受,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出现了一种交错时空的这种共鸣感,原本有很多疑惑,这些疑惑感就像尘封的角落,你都基本上不去触碰它,因为触碰的结果你也得不到解决,但是就在这一瞬间,某个前人智者,他一生的思考,就让你一时间畅然的饮下,饮下的同时你尘封的角落全部都被点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的时候,大家对一个学科的热爱,是从一本书的开始被点燃的,有的时候大家对一门学科的热爱是被一个老师点燃的,这就是一种思想者与思想者之间畅通的交流,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妙,所以真正的孤独一定极其热爱思想,一定极其热爱读书,同的孤独者也应该喜欢冥想吧!因为很多时候大家在冥想的过程当中与自然对话,大家在冥想当中是在与自我的心灵和灵魂对话。你不要以为灵魂只不过是囚禁在大家的皮嚢之中啊,灵魂是弥漫的,当你快乐的时候,你能感到一株小草的快乐,当你轻盈的时候,你能看到一朵云彩的轻盈,因为大家的灵魂是弥漫的,所以当大家在冥想的时候大家这种就是在与自己的灵魂交流,那么自己的灵魂会弥漫得更远,能够过得更自如,同时大家还要注意,孤独者的有趣一定是真实的有趣 ,人在面对自我的时候,你还有乔装打扮的话,那就是无可救药了,任何的摸仿,任何的迎合,任何的乔装打扮,它所表现出来的有趣,最终的根源只是乏味,因为它的真实无法有趣,所以它不得不用一种摸仿或迎合来使自己显得有趣而已。但显得只是显得,它跟真实相去甚远,不过当一个人在自处的时候其实是蛮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宿舍里的时候一定是想干嘛就干嘛啦,突然间有一个人闯入了你的生活,一个室友进来了,你会发现表演由此开始了,因为你不得不要跟他对话,因为你怕冷场,其实这种对话是非自然的,是刻意的,这就是一种表演。大家的大城市往往就是充斥了这种虚假的繁华虚假情感上的骄柔造作,大家很多时候互相恭维一下,用这个恭维来表现自我的谦虚,而大家有很多时候互相闲聊着,用闲聊来显示自己优雅的品味,自己性格的温和,取悦了对方,显得自己也很快乐,叹息着,让自己感觉自己很善良,但这一切基本都是假的,因为它是一种自欺欺人,他没有真情实感,在这一些闲聊也好,恭维也好,叹息也好,取乐的过程当中也好,既看不到思想也看不到灵魂,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就是一种骄柔造作,就是一种矫情,要知道真实是最高的高贵,我记得艺术大师林风眠有一句话很著名,他说:“美不分领域,美不分区域,美只有真假之分。”真的就是美的,假的就是丑的,不管你假的伪装得有多么显的得美,而且大家也知道,上海音乐学院的前任的一个院长也是终生教授邹小燕女士,她的家里就有一个横幅,是一个自我警醒,四个字“以真为美”。大家不要认为假的可以显得很美,假的还是假的,不可能变得很美,甚至我在年老的人身上,看到很多线条,艺术大师他们都是表现老人的皱纹,老人的皱纹和衰弱,你以为他们是在展现丑吗?不是的。当我跟大家家的老者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能够感觉到他们的脸,因为他们的衰老反而出现了更家柔和的线条,因为大家都很年轻,大家的线条是饱满的,大家的线条有棱有角,但他们的线条是如此的柔和,而且他们的皱纹有时候如果细看,你会觉得挺奇妙,你会认为这个自然的刀工真的是不错,能够根据人的年龄,把人的皱纹精巧的表达出来。所以很多时候,你要想想看,一个很衰老的女子,她还在进行浓妆艳抹的时候,你不会认为那是美,有的时候她展示的反而是一种可怜,展示的反而是一种人性的悲哀。所以只有真实才是最高贵的美。美只有真和假之分,没有领域之分。